總之趙宋皇族在《宋史.宗室世系表》中遺漏失錄頗多。雖經本會補闕,但還無從考核不少,誠盼各界專家合作。《宋史.宗室世系表》前六世以《宗藩慶系錄》形式錄入,有官階、謚號,從第七世開始至十三世,本會編纂《趙宋玉牒考續》時,校補遺漏,增加已收錄到的遷徙、婚配、生卒、官階、墓葬全部錄入。這是項浩大系統工程,希望各界專家、學者、宗親合作。謝謝!下面摘錄部分《趙宋玉牒考續》簡式如下: 宋太祖次子,燕懿王趙德昭(公元951-979年),字日新。太祖次子,生母賀太後。後周廣順元年(951)十一月十一日邜時誕生於開封雙龍巷官邸。太祖乾德德二年(964)二月出閣領貴州防禦使,開寶六年(973)三月改授興元尹、山南西道節度使、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九年(976)十一月二十日,太祖宴駕,太宗繼位,二十五日授兼侍中升京兆尹、永興軍節度使、封武功郡王。上朝與叔齊王廷羙同班,位在宰相上。是年冬郊祭祀加檢校太尉。四年(979)二月隨太宗征幽州,宋軍初勝,是夜遼軍援軍突至偷襲宋營,宋軍不備營潰,不知太宗所在,諸將謀立德昭為帝,太宗歸營知悉不悅。及歸,太宗以征伐不利之故,不行太原之賞,諸將欲王奏請太宗,八月甲午,王即進奏太宗。太宗當廷怒曰;“待汝自為之,賞之未晚也。”德昭當眾受責,見叔皇語帶殺機,為保全家小及胞弟德芳計,唯一辦法只有自盡解脫。退朝回府,即喚小妾朱氏及溫州籍家臣陳琦曰;“今南方歸順,本王目前時局莫測,小妾朱氏身懷六甲托付於汝帶回溫州,以存宗祀。”《摘自福安漈源趙氏族譜》未時,德昭即自刎。享年二十九。薨贈中書令、追封魏王、謚曰懿。葬河南永安皇陵區。真宗鹹平二年(999)贈太傅、改封吳王。幹興元年(1022)加太師,英宗治平元年(1064)封越王,徽宗大觀元年(1107)封燕王。一生謹重寡言,左右未嘗見其有喜慍之色,喜讀書,不好犬馬之玩。太宗太平興國三年(978)娶太傅王溥女王氏封韓國夫人,賀氏封吳國夫人,哲宗時進位燕懿王妃,陳氏封鄭國夫人。子五;趙惟正趙惟吉趙惟固 趙惟忠 趙惟和。 同安郡王趙惟正,德昭長子,字國瑞,母鄭國夫人陳氏。累官保信軍節度觀察留後、樂安郡公特拜建寧軍節度使。卒,贈侍中,追封同安郡王,謚僖靖。無子,以弟趙惟忠子趙從讜為嗣, 濟南侯趙從讜,趙惟忠子入繼趙惟正為嗣。官至左龍武大將軍、溫州團練使。坐射殺親事官削官爵,幽之別宅。卒贈濟州防禦使、濟南侯。娶張氏封夫人,生子一:趙世程。 趙世程後裔南渡遷(因篇幅有限各支祖源、生卒、官階暫略): 趙子源遷建昌、趙師復遷南城、趙伯琇遷奉化、趙師循遷永嘉、趙師傅遷仙居、趙令鍶遷黃巖、趙子滸遷臨海逆溪、趙希夏、趙伯崇遷瑞州塔前、趙子晞遷廣昌、趙令豫遷潤州、趙師僚遷建德、趙子玖遷晉江、趙伯琭遷吉水、趙師棆遷吉安、趙伯榮遷晉江、趙伯峑遷袁州、趙令峖遷江陰。…… 秦康惠王趙德芳,宋太祖第四子,(958—981),大宋太祖皇帝第四子,母孝惠賀皇後。為人正直,飽讀書卷。生於周顕德五年七月十九日。初封宜州團練使,太祖開寶八年(975)七月二十日納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勲女為秦王德芳婦,並賜出閣就第。太祖開寳九年(976)三月授貴州防禦使。是年,冬十一月太宗即位授檢校太傅、山南西道節度使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、興元尹。太平興國三年戊寅(978)冬十月加檢校太尉,六年辛巳(981)三月初一日,無疾薨於府邸。享年二十四。贈中書令、追封岐王、又贈太師、封楚王,謚康惠。塟河南永安皇陵區。(據清康熙十四年的《中牟縣誌·丘墓》記載:“宋八賢王趙德芳墓,在縣北固住寺後。”明朝時,中牟縣城北的固住寺是著名古剎,其故址在今中牟縣雁鳴湖鄉韓砦村西南。不知真假?)真宗即位,鹹平元年(998)贈太保。仁宗即位,天聖元年癸亥(1023)贈太師,明道二年癸酉(1033)九月加贈尚書令。英宗即位,治平元年甲辰(1064)十一月追封楚王。哲宗元符三年庚辰(1100)三月追封秦王。娶焦氏封越國夫人,娶符氏封衛國夫人,王氏封秦國夫人,李氏封穎川夫人。生子三;惟敘、惟憲、惟能。 髙平郡公趙惟敘,(997-1011)趙德芳長子。性純謹,頗好學,端拱初授左武衛將軍。四遷至左衛將軍領勤州刺史。大中祥符四年從祀汾陰,拜左千牛衛大將軍,八月卒,享年三十五。贈懷州防禦使,追封河內侯。明道二年加贈保靜軍節度觀察留後,追封髙平郡公。夫人劉氏,生二子:趙從溥、趙從貺。 |